電腦基本上就是一個工具,一個資訊處理工具,他有一個基本流程
資訊輸入->處理(分類、計算、轉換、歸類等)->輸出
以上有三個重點,一、要有資訊的輸入。二、所輸入的資訊要有處理規則。三、能夠有明確的輸出格式。
資訊輸入:資訊是啥?一個比較簡單的說法就是能被記錄下來的訊息。
以上的說法有一點小問題,因為資訊其實可以分為內隱和外顯
內隱資訊是難以被記錄的,例如氣味、氣質等較虛幻的
外顯則是相對容易被記錄的,例如身高、體重
另一個問題是數位/類比格式的問題,如果有規則的話,這部分可以透過轉換器來達成,例如modem就是一例。
大部分情況下,電腦/資訊系統的處理目標是外顯資訊。主要問題倒不是無法處理內隱資訊,而是內隱資訊難比被記錄/編碼。因為沒有資訊的輸入,自然就沒有資訊的產出(電腦無法無中生有)。
而處理內隱資訊的難易度則是另一個問題,由於內隱資訊通常較隱晦,比較像是個人價值觀的體現,因此在不同的情況下會產生不同的效果,難以套用單一處理規則。
在處理內隱資訊時,比較常見的應用是統計這種機率性問題。
輸出這部分通常沒有問題,不過由於電腦是數位系統,所以產生了一個先天限制:電腦的輸出只能是數位格式。如果是類比裝置,就需要進行數位類比的轉換。最常見的是modem和音效裝置。
從資訊系統延伸出來的是自動控制系統,在原先的系統上延伸出了對系統的控制
資訊輸入->處理(分類、計算、轉換、歸類等)->輸出到裝置
裝置產生回饋資訊->處理(調整輸出等)->再次輸出->再次產生回饋資訊
這邊會產生兩個限制
第一是裝置上面必須要有接受系統輸出的輸入裝置
另一個限制是該裝置上要有另一個能產生回饋資訊的(輸入)裝置,不過這一部分倒不是必要的(有些時候是射後不理的)
了解以上資訊後,我們可以開始思考問題了
日常生活中,電腦能做到甚麼?->擴展->有哪些事情是我們想要電腦幫忙且電腦可以幫忙的?->有哪些事情是我們不想要/沒想過讓電腦幫忙,但是電腦可以幫忙的?
這部分可以拆成兩個方向思考,一、有哪些事情需要決定?二、電腦能做到哪些事情
一個簡單的方法是從ask.com之類的問問題網站取得第一題的答案再思考能不能使用電腦處理(以及成本)
再次細分後,問題可以決定成以下兩個
一、日常生活中,有哪些資訊是我們想要處理的
二、有哪些裝置是我們可以應用的?包括做為輸入/輸出/資訊